首页 资讯 娱乐新闻 “戏混子”又来霍霍央视剧?咋咋呼呼、夸张至极,难怪观众不买账

“戏混子”又来霍霍央视剧?咋咋呼呼、夸张至极,难怪观众不买账

“这阵容闭眼追!”

11月7日《四喜》登陆央视八套时,弹幕里的欢呼还此起彼伏。



腾讯视频百万预约量打底,开播37分钟收视狂飙破3%,沈严导演+蓝小汐编剧的金牌班底。

童瑶、蒋欣双女主加持,再配上许娣岳红等一众国家一级演员压阵,这配置可以说是“年度剧王预定”毫不夸张。

可谁能想到,开播前三天风向骤转。



“剧情太折磨人”的评论被顶到前排,开播后豆瓣热评一半是差评。

就连手握飞天奖提名的许娣都被骂“戏混子”。

一边是央视黄金档的收视爆表,一边是全网铺天盖地的吐槽,这部剧到底捅了什么“马蜂窝”?



剧情狗血,为虐而虐

《四喜》的争议早在定档前就埋了伏笔。

当官方放出30秒预告片时,“狗血浓度超标” 的吐槽就没断过。

童瑶饰演的女主沈明珠,人生像被按下“灾难连播键”。



刚领证怀孕,丈夫救人意外离世;葬礼上还没擦干眼泪,亲生父母带着二十多年的愧疚找上门。

养父母怕失去女儿百般阻挠,婆家盯着她肚子里的“独苗”步步紧逼,丈夫生前的债务还突然冒出来。

“这不是家庭剧,是苦难流水线吧?”有网友精准吐槽。



现实里的家庭变故,从来不是狗血桥段的堆砌,可《四喜》偏要把孕期丧偶、身世之谜、债务危机、三方亲情博弈全塞给一个人,为了制造冲突彻底放弃了逻辑。

短短两集内,11场激烈争吵密集上演,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处“狗血名场面”。

婆婆闯灵堂逼保胎、亲生父母下跪许诺“买大房子”等情节,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情感逻辑。



更让观众窝火的是,这种“为虐而虐”的套路早被玩烂了。

从《双面胶》到各类伦理剧,婆媳干架、亲情拉扯的戏码观众看了十几年,编剧非但没挖新深度,反而在狗血程度上“加码”。

如果说剧情是“导火索”,那么国家一级演员许娣的表演争议,便是点燃舆论的“汽油桶”。



许娣演技惹争议

当全阵容海报公布时,“有她在直接劝退”的评论刷满社交平台。

这位曾获飞天奖提名的老戏骨,如今成了观众眼中的“戏混子”代名词。



这可不是观众恶意攻击,翻看她这几年演的戏就能发现,不管是《我的前半生》里风风火火的薛甄珠,还是《我的后半生》里咋咋呼呼的孙宝琴,又或者《小欢喜》里强势的家长,演法都差不多。

几乎全是“大嗓门+瞪眼+捶胸”的固定模板,连语气神态都如出一辙。





要说最离谱的,还得是《我的后半生》那场葬礼戏。

张国立就靠着微微发抖的手指、泛红的眼眶,把心里的难受演得特别到位。

再看许娣,扯着嗓子叫喊,还捂嘴演震惊,生生把悲伤的气氛搅和没了。

网友都吐槽说,别人演戏靠感染力,她全靠大嗓门撑场面。



这种套路化表演在《四喜》中再度“复制粘贴”。

预告及正片显示,许娣饰演的亲生母亲,全程以叹气、皱眉、撇嘴“老三样”应对所有情绪场景。

得知女主怀孕时,她瞪着眼、跺着脚嘶吼“我的外孙子!”,肢体动作夸张到险些绊倒道具。

面对女主的抗拒时,又仅凭干嚎与翻白眼完成“悲情戏码”。



讽刺的是,同剧组的一级演员岳红以“轻拍后背+欲言又止的眼神”诠释长辈关怀,两相对比之下,许娣的表演被指“缺乏层次与诚意”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许娣并非始终如此。



上世纪90年代,她在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》中凭借细腻鲜活的表演斩获飞天奖提名,那时的角色“每个都有独特灵魂”。

但近年来,她保持着每年3-4部戏的高频产出,数量攀升的同时质量却持续下滑,陷入“演什么都像许娣”的困境,印证了观众“以前演什么像什么,现在演什么都像自己”的评价。





可骂声一片的《四喜》,真的一无是处吗?倒也未必。

观众的“较真”是好事

剧中对女性互助的刻画,就藏着难得的温暖底色。

蒋欣饰演的姐姐,自己正被丈夫冷暴力,却总在妹妹被婆家刁难时站出来:“我妹的事就是我的事”。



几位怀孕的女性角色组成 “互助小团体”,分享产检经验、吐槽生活压力,没有常见的“雌竞” 戏码,只剩困境中的彼此支撑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剧集触及的职场妈妈困境、亲情边界感等话题,也引发了真实共鸣。

有网友留言:“虽然剧情狗血,但婆家逼生那段,真的戳中了我的痛处”。



这些亮点虽不足以挽回口碑,却证明只要扎根现实,家庭剧依然能打动人心。

而这场争议最珍贵的地方,不是剧集本身的好坏,而是观众对“影视品质”的较真。

从前,只要有老戏骨、大平台加持,观众多半会“宽容”。

可现在,哪怕是一级演员,套路化表演也会被拆穿。



哪怕是央视力推,狗血剧情也会被吐槽。

这种“不看头衔看实力,不看阵容看内容”的态度,恰恰是影视圈最需要的正能量。

就像网友说的:“我们骂《四喜》,不是不爱家庭剧,是爱那些像《父母爱情》一样有烟火气的作品,我们吐槽许娣,不是不尊重老戏骨,是怀念李雪健、奚美娟那样永远在突破的演员”。



观众的较真,本质上是对优质内容的期待,是在倒逼创作者放弃浮躁、回归初心。

从《四喜》的骂声中,我们看到的不是行业的沉沦,而是希望当“较真”成为观众的普遍态度,“流量至上”“资历为王”的浮躁风气终将被打破。



影视圈从来没有“躺赢”的捷径,无论是编剧、演员还是制作方,唯有敬畏观众、敬畏艺术,用真实的剧情、真诚的表演回应期待,才能真正赢得市场认可。

而这份来自观众的较真,正是中国影视行业最宝贵的正能量,是催生更多好作品的底气。



结语:

《四喜》的口碑滑坡,给整个影视圈敲了记警钟。

流量阵容撑不起烂剧本,头衔资历护不住懒表演。

如今的观众,早已练就“火眼金睛”,他们愿意为《觉醒年代》的厚重买单,为《山海情》的真实落泪,也会对敷衍的作品果断说“不”。


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谍战剧天花板来了!36集黑马谍战,陈宝国、毕彦君主演,阵容雄厚
下一篇
央八《四喜》正在热播,演员评分出炉:童瑶垫底,许娣挤不进前3

评论

评论已关闭

推荐阅读